<
m8n7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小寡妇京城寻夫记 > 小寡妇京城寻夫记 第52节
    林舒蕴招了招手,拿起手中的锦帕擦拭着儿子额头的灰尘:“给娘讲一讲,为什么打架?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们说我们,没爹没娘,我们就狠狠揍了他们一顿,让他们乱说话,我的发型......”

    小卷毛话音未落,一双温柔的手已经帮他扶正了头上的发带,香香的帕子擦拭着他的额头。

    温柔地就像他梦想的娘亲一样。

    林舒蕴从未见过这般精致的娃娃,发丝微卷,在阳光下的眼眸看起来就像是浅棕色的琉璃一样。

    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我...我叫姜然,我爹是征北大将军姜以安...我没娘,家中还有几匹马...”

    林舒蕴扑哧一声笑出声:“你若是再说,都快把家底给说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世子妃知晓了儿子打架的缘由后,无奈说道:“你怎么这么笨,你爹打架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。”

    霖儿惊呼道,“哇”,说罢,他挥着手喊道:“姜然,我们送你回家,姑姑的车上已经备上吃食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,不用,我爹...”

    江然话音刚落,似是在门口看到了什么,眼眸放着光大声喊道:“爹,我在这里...”

    林舒蕴循声而望,还未看清来人,身旁已然传来了世子妃嫂子的小声惊呼声。

    “朝中竟然还有这般俊朗的男人...”

    林舒蕴转头望去,只见一位身形高大,眉眼深邃的男人缓缓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附近的宫女们也红着脸,在窃窃私语着。

    若是她哥哥是风流倜傥、五官端正;陆誉是清冷孤高,仿若一株兰草,面前的姜以安便是五官深邃,身形挺拔,一眼望去便知是个俊俏的男人。

    姜然扯着他过来,介绍道:“这个是,这个是我爹。”

    世子妃扬着最明媚的笑容,“原来将军便是姜然的爹爹,我父亲曾经不止一次的夸奖过你。”

    姜以安拱手行礼,“老将军最近身体可好?”

    “有劳将军挂心了。”

    林舒蕴看着姜以安望向她,她微微福身行礼,点头示意。

    而在远处的文渊阁后门,

    陆誉身着暗红官服,远远地眺望着此处,他的心头却止不住翻涌着酸涩。

    怎么才解决了那个穷酸鳏夫,又冒出一个年过而立还尚未娶妻的将军?

    若非他没有看错,方才还瞧见几个鳏夫、和离未娶的公子哥装作一副慈父的样子来接孩子。

    小吏看着陆阁老默然凝视,大气都不敢出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之后,他轻声说道:“陆阁老,朔北胡夷部有折子上奏,请尚公主,行和亲之事。”

    陆誉沉默了。

    镇守朔北边境的军队正是他父亲宣平侯陆彦的旧部。当年,陆彦便是在与胡夷部的厮杀中战死沙场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皇帝才将他的母亲沈诺从宫中放归侯府处理丧事。然而,皇帝却没有料到,沈诺对陆彦用情至深。

    当陆彦漆黑的棺椁被抬进侯府的那一刻,众目睽睽之下,沈诺哭着撞向棺木,殉情而亡。

    年幼的陆誉踉跄地趴在母亲的身旁,哭着喊道:“娘,你不能走,不能走。”

    一夜之间,陆誉父母双亡,沦为孤儿。

    他自知自己不是陆彦的亲生骨肉,但此生与父母最快乐的时候,便是在五岁那年,随母亲远赴朔北寻爹爹的日子。

    他们一家人坐在帐子里,分食着香喷喷的烤羊腿。陆彦爹爹笑起来温和,抱着他坐在高头大马上学骑射,打野兔。

    前几年他镇守在朔北,也同胡夷部交战过几次,随着单于愈发年迈,他的儿子们外强中干,难堪重用。

    一个小小的蛮夷之族也敢来求娶朝中公主。

    陆誉当即票拟道:“驳回。”

    第二日,

    陆誉正准备去上书房寻璋儿时,皇帝身旁的李公公却来到了文渊阁,笑着谄媚道:“陆阁老,陛下在菱花阁等您。”

    他心中顿生疑惑,手指从荷包中拿出一块银锭子,轻笑道:“公公可知,陛下寻我何事?”

    李公公收拢好银子,笑着说道:“老奴听说貌似是关于和亲...”

    陆誉在整个宫中最厌恶的地方莫过于菱花阁,他的母亲曾经被囚禁在此处。

    皇帝却总是对这里念念不忘,一副故作情深的样子当真是可笑。

    陆誉垂眸整理好情绪,看着皇帝正坐在母亲曾经的古琴旁,他拱手行礼道:“臣陆誉见过陛下。”

    皇帝笑着说道:“承玉上次派人送来的茶已经没有了,朕甚是欢喜,你可还藏着些?”

    陆誉眼眸闪过一抹阴郁,唇角勾起道:“若是陛下喜欢,臣自当竭力为陛下准备。”

    皇帝眉眼笑着,又想起了要事,沉声说道:“承玉,你还是太过于年轻。”

    陆誉故作不懂道: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

    “和亲便是安稳这帮子蛮夷最快速的法子,一个公主能稳住十年局势,朕的军队便能再发展十年。”

    皇帝冷漠地说道。

    陆誉反驳道:“朔北这些蛮夷已然不是十年的样子,只要有强兵出击,不出一年,定会剿灭。”

    “砰—”

    一道剧烈的拍桌声打破了屋内的平静,皇帝怒而说道:“胡夷部自愿臣服,你可知一场战事下来要废多少银子,要耗多少粮草,一个公主便能解决的事情,何须再废功夫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”,陆誉拱手俯身道:“臣可以领兵出征,一年之内定能平定朔北,还请陛下三思。”

    “朕乏了,承玉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。”

    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,皇帝拨动着琴弦,低声喃喃道:“诺诺,咱们儿子和你一样,总是能惹朕生气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躺在沈诺曾经睡过的床榻上,淡淡吩咐道:“给朕把京城所有三品官以上的未婚女眷的信息收集一下,做得隐蔽些,莫要被他人知晓。”

    李公公俯身应道:“奴才这就去办。”

    陆誉行至宫门口,回头看着红墙琉璃瓦,巍峨的皇城赫然屹立在京城的中央。

    皇帝定会在朝会上商议此事,还有机会让臣子驳回皇帝的想法。

    ----

    五日后,大朝会前。

    在秦华门和安睿门中有一段上朝官员必经之路,内务府太监经营许多的摊子,专门为了解决大臣们早膳问题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揣着两个烧饼,大步向前走了两步,撞了撞老兄弟的胳膊:“喏,给你一个,今天怎么乐呵呵连早膳都不用了。”

    定王仰着头,看着家中只有三子的老兄弟,炫耀道:“你自己吃吧,我女儿今天早晨做了酸汤饺子,一会散朝回去再吃。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吹了胡子,冷哼一声:“就你有女儿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就我有,你没有。”

    定王哈哈大笑道。

    站在他们身后的陆誉也听到了定王的话,他垂眸抿了抿唇角,眼中满是思念。

    在穷困的西北,能吃上一顿饺子便是了不得的事情。

    他们没钱的时候,挽挽知晓他喜欢酸味的食物,便总是跟着邻居婶子摘野菜,制成野菜饺子。

    之后,他在镖局教骑射攒了些银钱,挽挽便能去买些羊肉做饺子。

    他们日子清苦,但总有盼头。

    他眼中闪过一抹苦涩,在心底轻叹一声,径直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随着三名强壮太监在大殿前甩鞭,震耳欲聋的噼啪声在大臣耳中响起。层层接力的传唱声回荡在未央殿前。

    “百——官——觐——见——。”

    雁行有序的文武百官整齐划一跪拜在大殿前,如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殿外响起,“臣等叩见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皇帝心中瞬间涌上出无尽的快感。

    皇权至上,他便是天命所归。

    “前几日,朔北胡夷部想要朝中公主和亲,以示交好,众爱卿怎么看?”

    皇帝手指拨动着桌子上的小册子,淡淡问道。

    不等陆誉说话。

    征北大将军姜以安,高声回禀道:“回禀陛下,胡夷部单于已然年过六旬,其子不足为惧,我朝可以一战。”

    文官当即有人反驳道:“户部银钱所剩无几,不论是太庙修缮还有东南抵御沿海倭寇,已然是捉襟见肘了。”

    下面众人熙熙攘攘说着自己的观点,皇帝睥睨着阶下大臣,转头问道:“陆誉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臣不同意和亲。”

    皇帝点了点头,又转头望向另一侧,看向至交好友问道:“定王呢?”

    “臣...不知。”

    当定王还是世子的时候,老定王就告诉他,朝中不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权势的异姓王,只有保持中庸或是无能,定王府才能在朝廷中生存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他从小就跟在皇帝身后,从师兄弟到至交好友,他从不会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他的能力。

    皇帝也知晓他的无能,一般不会在朝中询问他政事,他参加朝会不外乎便是走个过场罢了。

    今日皇帝却有些反常,但他之后的话语仿若五雷轰顶直接把他震在原地。

    “从太祖传下来的百年基业不能毁于一旦,朕思量了许久,朝中公主没有适龄的,便从宗室女中择一进封公主,赏赐封地,荫庇家族,前往朔北和亲。”

    武将当即俯身劝诫道:“陛下万万不可!”

    皇帝漠然睥睨着伏跪的臣子,兀自说道,

    “朕思来想去,宗室郡主数下来,唯有定安郡主合适,虽是寡居但门第甚好,朔北蛮夷大抵也不介意郡主是二嫁之身。”

    定王的眼前瞬间一黑,脑袋沉重当即就要昏倒,他踉跄了两下,咚的一声不知是摔倒在地,还是磕在地砖上。